高中学历父亲自制救命药,拯救患罕见病儿子
基因缺陷,平均寿命只有19个月,全国只有个位数患者,没有特效药……
当孩子不幸确诊这种罕见病后,大部分父母会选择安静地陪他们走完这段短暂的生命历程。
但有一位父亲,他只有高中文化,却通过翻译软件艰难地去读国外论文,然后自己购来设备,在家里搭起了简易实验室,自制药剂,尝试从死神手里为孩子夺得多一线生机。
大部分人对此表示同情,但也有专业人士表明,这当中有太多风险以及涉及法律法规相关问题,并不鼓励这样的行为。
确诊罕见病,却无药可用
2020年3月,徐伟一家得知一个噩耗,才9个月的小灏洋被诊断为Menkes综合征。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此病的孩子,大多数生命会在3岁时终止。
这种病是由于患者的基因发生变异,使肠道无法有效吸收利用铜。铜的缺乏不但严重影响到患儿的正常发育,还会引起退行性神经病变。
而且,这种疾病没有特效药,注射组胺酸铜是现阶段较为有效的缓解症状的治疗方式。但由于这种罕见病药物的市场有限,国内没有药企愿意研发生产。
过去,国内的家长通常都是选择到境外的医院去拿药,但如今,新冠疫情阻断了境外拿药的渠道。因此,小灏洋不仅饱受病魔的折磨,还陷入了无药可用的困境。
这对于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来讲,无疑是晴天霹雳。
带着小灏洋在北京求医的日夜,高中文化的徐伟通过翻译软件读完了国外关于Menkes综合症的论文,最终,他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仅仅指望医生、医院或者靠国家来关注重视到这个疾病,对于我的孩子来说基本没有希望,第一,患病人数太少,没有药企愿意做;第二,时间周期太长,很多罕见病孩子根本没时间等。”
于是,徐伟决定自己亲手为孩子制作这种没有药企愿意生产的救命药。
图为徐伟在某社交平台的认证
道阻且长,自制药的尝试
在自家搭起实验室自制组胺酸铜前,徐伟也曾做过其它努力。
他曾和朋友分别扮演罕见病药物研发公司代表和医药投资人,到上海寻找愿意生产组胺酸铜的合作方。
他也曾找到一家有合作意愿的制药公司,但前期费用就需要80多万。而药物能上市,却是几年后的事。小灏洋的病情根本等不起。
也正是在寻找合作的过程中,徐伟在某个制药公司的园区里发现有共享实验室,可以利用里面的设备来合成组氨酸铜。在共享实验室里合成一次组氨酸铜,各项费用加起来大概需要3万元。
在共享实验室里成功合成了一次组氨酸铜后,徐伟便研究起相关的设备。他发现,配齐相关设备,只需要人民币两万元左右,比租借共享实验室要划算许多。
于是,徐伟便开始了自制药的尝试。
刚制好的药,徐伟只敢注射到买来的小兔子身上。小兔子被注射后死了,他又买来体型大一些的兔子,换着不同的剂量做实验。
这回,兔子被注射后没事。徐伟又把药注射到自己身上进行测试。自己也没事,才敢给小灏洋用药。
一开始也不敢多用,只敢减半使用。但用了药后小灏洋的血清和铜蓝蛋白指标并没有变化。徐洋便硬着头皮给小灏洋注射了标准剂量,这回,小灏洋的相关指标恢复了正常。
至此,徐洋的自制药尝试才算是获得初次胜利。
虽然组氨酸铜让小灏洋的各项指标有所好转,却无法阻止他的退行性神经病变。徐洋在论文中读到,在国外的实验中,伊利司莫铜能阻止试验鼠的退行性神经病变,提高实验鼠的存活率。
于是,又经过一番艰苦摸索和试验,徐洋和病友中有医学背景的家长一起合成了伊利司莫铜,并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对小灏洋进行了给药。
最终,小灏洋的脑电波也恢复了正常。
徐伟讲述自己目前的尝试和困境
这是奇迹,同情但不鼓励
在医生看来,依靠徐伟的自制药,小灏洋能够维持目前的状态,已经算得上是奇迹。但徐伟一家能体验到的改善却微乎其微。
目前两岁多的小灏洋,只能轻轻地动和笑,体重和身高有轻微增长,其他方面仍停留在出生6个月时的状态,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比起其它患者,小灏洋的状态却也算是好的。而他的每一个笑容、兴奋的小动作,对于徐伟来说,都是极大的鼓舞和动力。
徐伟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
目前,Menkes综合征仍是不能被治愈的罕见病,徐伟的自制药也只能缓解症状。他在努力之后,仍不得不面对孩子将来生活不能自理、智力缺陷的现实。
医学行业的专业人士,虽然同情徐伟一家的遭遇,但并不鼓励这样的行为。毕竟,这里面还牵涉到药物监管和药物临床使用法律法规的问题。
然而,当一个巨大的悲剧落到一个家庭上,落到一个父亲面前时,他竭尽全力地越过重重险阻,为孩子尽可能多撷取几缕光阴、多赢得几分生机的努力,却不得不令人动容。
下一篇:网络车险与电话车险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