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直径一共有多少公里
地球的直径一共有12742.786公里,球的赤道周长大约为40009.88公里,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虽然说地球很巨大,但在茫茫宇宙中,它还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与其他更巨大的星球相比,地球只能算是个“小字辈”。
地球自转
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在4亿年前,一年有约400天,2.8亿年前为390天。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周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径的可能变化、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改变等也会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变化。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太阳为24小时其中有公转的3分56秒。
a1——a2是一个昼夜(24小时),有自转360度,公转约0.9856度。
第一个用实验证明地球自转的人是傅科,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不规则变化"年际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除上述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这种不规则变化同样可以在天文观测资料的分析中得到证实,其中从周期为近十年乃至数十年不等的所谓"十年尺度"的变化和周期为2~7年的所谓"年际变化",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十年尺度变化的幅度可以达到约±3毫秒,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机制尚不清楚,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核幔间的耦合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与地球自转的转动惯量变化有关。
年际变化的幅度为0.2~0.3毫秒,相当于十年尺度变化幅度的十分之一。这种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这可能与全球性大气环流有关。然而引起这种一致性的真正原因正处于进一步的探索阶段。此外,地球自转的不规则变化还包括几天到数月周期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幅度约为±1毫秒。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变化,月周期、半月周期变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变化。周年周期变化,也称为季节性变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它表现为春天地球自转变慢,秋天地球自转加快,其中还带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为20~25毫秒,主要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
半年变化的振幅为8~9毫秒,主要由太阳潮汐作用引起的。此外,月周期和半月周期变化的振幅约为±1毫秒,是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地球自转具有周日和半周日变化是在最近的十年中才被发现并得到证实的,振幅只有约0.1毫秒,主要是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地球自转速度也有长周期变化,包括78,52,22及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
地球直径多少公里?
地球直径为12756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
地球直径为多少千米
地球直径:地球南北极之间的直径是12630824米。1743年,宣布了极直径的数值:12707216米。1841年,著名的德国天文学家贝塞耳精心计算了关于地球的一系列数据。他宣布,地球的极直径应该是12712156米。
地球平均直径是1274202千米
地球赤道直径是12756千米
地球南北极之间的直径是12630824米,约12631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40076千米
南北极周长39900千米
地球直径多少公里 地球的介绍
地球的直径有12742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所以地球的平均直径是2×6371=12742千米。地球是一个赤道直径大,南北极直径小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圈层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
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地球的直径大约多少千米
1、地球直径12756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2、地球的质量约为59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径ra=6378137m≈6378km,极半径rb=6356752m≈6357k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对称,平均半径r=6371km。
3、在赤道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2,在北极某海平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2,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g=9807m/s^2,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即T=8616×10^4s。
地球的平均直径为12742786公里。
地球的直径只能算平均值,因为地球不是一个规则的物体,首先,它不是正球体,而是椭球体,准确地说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其次,地球的南极、北极也不对称,就海平面来说,北极稍凸,南极略凹。所以只能算平均值。
扩展资料:
1、地球极半径
地球极半径是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距离,大约3950英里(63569088公里),直径是7900英里(127138176公里)(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
2、地球赤道半径
地球赤道半径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大约3963英里(6377830公里),直径是7926英里(1275566公里)。
3、地球全球面积
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66449公里,子午线的周长为39999305公里.地球表面的总面积为510067860平方公里。地球轴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0996秒。
地球的质量为65856x1021吨,其密度是水的5515倍。地球的体积估计为1082513039000立方公里。也可以近似表示为108x1021立方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
上一篇:魏武帝算皇帝吗
下一篇:皇冠六间鱼好养吗,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