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食品罪量刑标准,假冒伪劣食品怎么处罚
假冒伪劣产品罪能判多少钱?
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可以判刑。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在工商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规定,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刑法惩处。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
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3.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4.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5.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综上所述,销售伪劣商品罪可以取保候审,但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首先,它会要求犯罪嫌疑人对社会没有危险性。犯罪嫌疑人因抢劫、故意杀人等犯罪被逮捕的,不适用取保候审。销售伪劣商品只要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就可以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犯罪分子也会承担相应的处罚。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的法律参照点。
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七万元的,处以罚款;七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是拘役;10万元的,处有期徒刑一年,每增加8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考点]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每增加七千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考点]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每增加二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