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公共财产罪的认定标准,破坏公共财产罪量刑
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标准
凡破坏公共财产,造成损失5000元以上的,由公安机关查处。破坏公共财产罪的量刑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两个档次。庭审时,法院会根据对公共财产的损害程度和造成损失的大小,做出具体判决。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或者损毁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一些现实原因引起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产所有者的报复,或者嫉妒或者其他类似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造成失主财产损失,是他的犯罪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帮派争斗;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敲诈勒索或者任意损毁、侵占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挑衅行为。
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处罚标准
这种故意损坏财物的行为,行政处罚的标准是行政拘留5至15日左右,行政罚款500元至1000元。但故意损坏财物的行为很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比如故意损坏他人手机,但如果这部手机的价格在5000元以上,则涉嫌故意损坏公司财物。
1.故意毁坏财物的标准行政处罚有哪些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抢夺、抢劫、勒索或者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产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聚众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
二、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的区别
两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保障措施,其起源不是惩罚性的。而行政拘留是依据行政法做出的行政处罚,本身就是惩罚性的。
其次,两者适用的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对象。行政拘留适用于其违法行为根据相应的行政法律应当受到处罚的人,该人的违法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
第三,它们的应用目的不同。适用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行政拘留的目的是惩罚和教育违反法律的人。
最后,两者的羁押期限不同。对于普通现行犯、重大嫌疑人,最长拘留期限为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合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行政拘留最长期限为15天。
3.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破坏个人财产,造成他人精神障碍的;破坏生产经营设备和设施,导致停产或者停业,造成重大损失的;极其恶劣的破坏手段;等一下。
故意毁坏邮筒等邮政公共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其实是一种幼稚的发泄个人愤怒的方式。损坏他人财物的那一刻你可能觉得很开心,但很有可能你会为当时的冲动行为承担沉重的法律代价。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都要依法赔偿给对方造成的财产损失。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哄抢、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产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聚众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
侵犯公共财产罪的立案标准
毁坏公私财物罪是指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损坏公共财产的,应当立案处理:
(一)造成公私财产损失价值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
法律规定,数额较大或者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上一篇: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方式是什么,我国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包括什么
下一篇:免除职务后多久能重新任职,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哪个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