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问答

75岁退休干警诽谤领导获刑12年,诽谤罪怎么判刑

  • 2023-09-02 10:28:38

故意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犯诽谤罪。当然,情节不严重的,不构成本罪。最近a 75岁退休干警诽谤领导获刑12年,诽谤罪怎么判刑?下面律名录网小编给你详细解答。

一、75岁退休干警诽谤领导获刑12年,诽谤罪怎么判刑

2014年以来,被告人李为发泄不满和个人愤怒,编造大量虚假信息,通过网络频繁发布数千条恶意攻击当地市委、党政机关和政法机关领导的负面帖子,阅读量达656万余次,严重影响了政府机关形象。

法院查明,李通过其新浪微博账户在互联网上传播虚假信息,诽谤他人,导致大量网民浏览。比如他编造了大量的支队领导示意民警请法师来车管所办公室祈福,辟邪避灾,求神启关于阳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及刘某某本人的负面虚假信息314余次,累计阅读浏览量达17万余次;补了很多向某某本人带病提拔管理团队纪律涣散当众醉酒猥亵阳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及支队政委项某某负面虚假信息173余条,累计阅读浏览量达31万余次;补了很多崔某某长期经商(某驾校)关于崔某某本人的负面、虚假信息超过72条,累计阅读浏览量达9万余次;李还编造了大量的阳泉交警支队车管所与蓝背心中介的地下黑交易车管所违规升国旗张某某带着父母到李的办公室大吵大闹关于阳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及所长张某某本人的负面虚假信息超过125条,累计阅读浏览量达10万余次。

一审判决指出,李的不实举报对相关人员的生活、工作、家庭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相关部门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2020年11月30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李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犯有诽谤罪,判处两年监禁;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七千元。

二、诽谤罪是什么

(一)诽谤的概念

诽谤是指故意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诽谤的特征

1、犯罪对象

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本罪的客体是自然人。

2.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捏造并散布一些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情节严重。

(1)必须存在捏造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事实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有损他人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传播,就是在社会上公开传播。传播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口头传播;另一种是文字,即利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片、报纸、书籍、信件等方法进行传播。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可能完全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对被害人人格、名誉造成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事实,但不可能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或者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内容中知道受害者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传播的事实没有特定对象,不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和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必须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情节不严重的,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导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等。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犯罪的主观方面。

主观上,本罪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在散布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损害他人名誉的有害结果,并希望这样的结果发生。演员的目的就是给别人抹黑。如果行为人将虚假的事实误认为是真实的事实而传播,或者以损害他人名誉为目的传播某些虚假的事实,则不构成诽谤罪。

三、诽谤罪要如何赔偿

诽谤的赔偿和因诽谤引起的民事责任主要是指精神赔偿。而对于精神赔偿,我国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数额,主要由法官根据一定的原则,参考各种因素来确定。

(一)确定损害赔偿额的原则

1.补充申请原则。这相当于“精神抚慰原则”。对于精神损害,首先应该适用非金钱赔偿。当非金钱赔偿不能充分保护被害人、制裁侵权人时,应以金钱赔偿作为补充,对被害人进行抚慰和补偿。

2.公平适用原则。有人称之为公平原则或公平合理原则。如果用金钱赔偿精神损害,一方面要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效果,使侵权人不能从侵权行为中获益;另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受害人给予适当的补偿,以弥补其精神损失,即防止其遭受损失。

(2)精神损害赔偿的补偿

当事人可以向对方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数额没有相关法律依据,费用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权的手段、场合、行为等具体情况;

3.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利润;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被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伤残赔偿、死亡赔偿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以上律名录网 net 小编编的大概就是这个75岁退休干警诽谤领导获刑12年,诽谤罪怎么判刑;细节,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或者书面的,不能是暴力的,本罪的成立必须有捏造、散布有损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真实事实而传播,或者传播一些虚假事实而不损害他人名誉的,不构成诽谤罪。

上一篇:重庆征收房产税标准,房产税的征收标准

下一篇:涉事公司谈致狗死亡,过失致狗死亡

相关文章

  • 手持扫码收款机安全吗?小型扫码收银机哪里能买到?
  • 商户收款平台哪个好?商户收款码怎么开通信用卡收款?
  • 二维码收款音响哪个牌子好?怎么买收款码音箱?
  • 店铺的收款码可以远程收吗?哪个异地收款码好用?
  • 二维码支付盒子怎么开通?扫码盒子哪里有卖的?
  • 收钱吧与银行收款码有什么不一样?(二者对比优势)
  • 扫码枪哪个牌子好?扫码器和扫码枪哪个好用?
  • 二维码收款小喇叭怎么装的?二维码音箱在哪里弄?
  • 官方微信收款播报器哪里买?(微信收款音箱多少钱一个)
  • 收款码语音播报器都有哪些?哪个品牌的比较好?
  • 财通证券大智慧(财富证券大智慧手机版)
  • 阿里p8员工公开招聘私人助理是怎么回事?当事人为什么辞退?
  • 苹果市值一夜大涨719亿美元 具体是什么原因所致?
  • 马信琪是谁?马信琪个人资料介绍?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完成交接班了吗?交班制度中三交接是指什么?
  • 工行可转债(工商银行 可转债)
  • 电脑打开图片显示找不到指定的模块找不到指定的模块
  • 左晖登顶房地产首富过吗?左晖资产2000亿都是自己的吗?
  • 什么是蓝筹股?蓝筹股的优势有哪些?
  • 乐视总部躺满讨债人是真的吗?乐视集团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