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如何进行监督
导读:产品质量监督是指有关部门和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商品质量进行监督的行为。产品质量不仅关系到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如何监督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下面律名录网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关于产品质量如何进行监督的相关法律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产品质量如何进行监督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的部门也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监督抽查,但应当防止重复抽查。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应当公布。法律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公告制度将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得到规范。
国家对其产品进行抽查是强制性的,任何企业不得拒绝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其产品进行抽查。产品的国家抽检依据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个测试标准是统一的,科学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产品范围包括三个方面:可能危及人体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产品,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等。其次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品,如农药、化肥、钢筋、水泥等。再次是用户、消费者和相关组织反映的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即社会普遍反映的假冒伪劣产品、被投诉举报的产品等。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束后,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公布抽查结果,公布抽查合格企业和抽查不合格企业,并发出抽查后处理通知书。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要进行处罚。为了保证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产品质量法规定了检验机构的设置和任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验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从而保证了质量抽查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二、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处罚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包括没收这些不合格商品,没收销售不合格商品的利润,按照不合格商品货值的倍数进行处罚。《产品质量法》具体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货值金额(包括已销售和未销售的产品,下同)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产品质量法
第十七条依照本法规定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由实施监督抽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生产者、销售者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告;公告经审查仍不合格的,责令停业整顿,限期整改;整改期满后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吊销营业执照。监督抽查的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依照本法第五章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以上是为您整理的律名录网小编的相关法律条文。监督产品质量的方式有很多种,同时要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采用具体的方式。总的来说,我国以行政监督为主,人民监督为辅。希望回答你的问题。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咨询律师律名录网。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