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问答 > 产业园运营包括哪些内容(产业园运营4种模式)

产业园区是产业与经济集聚的载体,也是人才与项目汇集的集聚地,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园便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崛起,成为许多地方企业和***的核心生产力。但产业园区的过快发展已经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与危机,即产业园区过剩、商业模式过时、角色转变过慢,“重开发轻运营”的模式难以为继。

从1.0、2.0、3.0演化到4.0阶段,我国产业园正在不断的颠覆传统的思维模式。以生产要素需求推动的1.0阶段、以产业为主导的2.0阶段,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3.0阶段。目前,具有产城融合、创新驱动和复合经营特质的园区4.0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本文就从产业园区四大开发模式探索园区4.0的特征,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及审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模式一:***为主导的开发运营模式

以***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开发模式,根据城市规划发展的需求,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经招商引资、土地出让等方式引进符合相关条件的产业发展项目,以地产为载体,产业项目为依托,实现产业新城的开发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的产业园具备集中统一、权威性高、规划性强、形成周期短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企业与***的“双赢”。从***的角度前期能够零成本零投入的实现园区的正常运作,同时园区发展带来了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了财政收入和区域GDP的双重提升,并解决了地方人口的就业问题。对企业而言,则可通过低成本解决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同时,随着入园企业数量及投资不断增加,区域整体价值将获得有效提升,从而对地产项目形成强劲的支撑。

但是,从园区运营发展实践的角度,该模式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活力不够等缺点,非常容易导致机构膨胀、政企不分。

模式二:主体企业模式

主体企业模式是指在特定产业领域内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实力建造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并占据主导地位,借助其在产业中的强大号召力,以租赁、出售等方式进行吸引同类企业集聚,最后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易于带动统一产业的集聚,难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无法适应跨行政区的综合开发要求。

模式三:产业地产模式

产业地产模式是地产开发商在工业园区或其他地方获取土地,建设基础设施及厂房、仓库等,以出售、出租等方式进行项目经营和管理,最终获取开发利润。

这种模式,不仅对开发商的产业经营能力要求非常低,而且回收资金相对较快。但是只适用于功能定位比较单一的开发,难以形成产业集聚以及产业辐射力。

模式四:综合运作模式

综合运作模式是指产业园区开发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和产业地产商模式混合运用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下,***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并成立管委会负责行政管理事务,地产商投资开发建设并提供相应的园区服务,龙头企业入驻发挥产业号召力,多方合力推进产业园区开发和经营。

该模式既能充分发挥***的指导性,同时也能发挥市场的灵活性,权责明确,有利于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实施综合性、大规模成片开发项目。但是,该模式对政企关系协调要求非常高,如果关系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产业园区的发展停滞。

传统产业园区的功能和运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4.0的城市化发展和智慧运营阶段,应对新的政策环境,如何抓住核心竞争力,如何进行有效的运营,完成自我升级和迭代,将成为摆在所有园区运营主体面前的现实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2-7207-3477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