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下的北京中年︱逃不开的责任,买不及的保险
每年的12月底,忙完了一年的工作,圣诞连着元旦,本该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息,又被全国此起彼伏的新冠病毒蒙上了阴影。 所幸,经过一整年的斗争,大家心态上轻松多了。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藐视。斗智斗勇的同时,还能从流调轨迹中发现人生的真谛。 没错,你一定知道我说的是顺义区这个被编成段子的案例: 另外还有两个案例,则是这样的: 看完这些行程轨迹之后,除了“苦逼”二字,八卦姐眼前竟自动出现了这张图: 不管你是在北京还是南京,深圳还是上海,只要你年近三四十,成了家有了娃,基本就是这么个生活状况。 所以,流调下的这几个北京中年/青年的轨迹,只是千万中年人生活的缩影。生活之于我们,从来不是仁慈的。 幸好,有些风险,我们可以预防和转移。转嫁能够转移的风险,承担无法推脱的责任,我们能做的,也无非如此吧。
不管怎样,新的一年就要来了。
希望每一个你,有家有爱有团圆有健康有保险。
PART 1:为什么40岁前一定要买保险?
40岁是癌症分水岭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显示,重大疾病(含白血病)在我国的高发年龄是40岁之后,40岁可以看成人身体健康的分水岭!从年龄段来看: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0~39岁时处于较低水平,其中35岁~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达到154.53/10万,几乎翻番。下图为证: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指出,“中国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60%—80%花在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我国人均医疗费用过去几年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八成人健康投入超过总支出的5%,看病吃药,买保险、保健品居前三。(生命时报和39健康联合调查)。
万一你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且不说高昂的医疗和康复费,全家人的生活如何保证?两边老人的养老谁负责?两个孩子的教育金从何而来?这些,都是人到中年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购买保险时的保额,必须考虑涵盖以上费用。
急性心梗也找上中青年? 有关专家称,绝大多数过劳死、猝死的年轻人、中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大部分过劳死与忽视自身健康有直接关系。经常抽烟、熬夜,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导致部分疾病逐年低龄化。” 据估计,全球每年约发生300万例心脏性猝死(SCD)事件。我国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SCD发生率为41.84例/10万人,约占总死亡的9.5%,若以13亿人口推算,猝死总人数约54.4万/年,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因为心脏问题而猝死。而心脏性猝死只是占所有猝死比例的一半不到! 急性心肌梗死也是重疾险中必保的疾病之一。这次重疾定义调整,急性心肌梗死对应的重疾和轻症定义都进行了调整。具体八卦姐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有兴趣的去看定义。反正新定义更科学了,首先符合医学上急性心梗的定义,然后根据轻重情况再判断属于重疾还是轻症,判断依据更明确了。
40岁前一定要买重疾险
这几张图,发过多次,也被很多公号引用过,都是真理:
1.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
保险行业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是42岁,这几年相继出事的各路精英们,都差不多在这个年龄上下。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你,离这个平均年龄还差多远呢?有信心逃离大数据吗?
2.重大疾病发生率
根据《2013年肿瘤登记年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0到39岁组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上图为某地癌症发病率数据,40岁是20岁的7.45倍。
3.重大疾病险保费
以某公司终身重大疾病保险10万元保额20年交费为例,40岁的保费是20岁的近两倍。而且,每长一岁,都会对保费有质的影响。
4.免体检限额
20岁的免体检限额通常是40岁以后的两倍。40岁不比20岁更富有么?对不起,没用,从医学核保的角度,你的健康指数和小鲜肉没法比。
5.保险期间
以长命百岁为例,20岁投保的人享有80年的保障期,40岁投保则只能享有60年保障期。当然,如果你家有长寿因子,能活到100多岁,那也没问题,终身的意思是只要活着就一直给你保障。
6.交费期间
对于交费年期,保险公司通常都会有一个“投保年龄+交费期≤60岁/65岁”之类的要求。因此,40岁以后投保,很可能面临只能选择15年交或更短交费年期的选择,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你的每期保费支出会增加,压力增大。
7.家庭影响
20岁时,来去自由无牵挂,万一真有个什么状况,可能父母年纪尚轻,身体尚佳,还能互相扶持继续过下去。可是年近40作为家庭中流砥柱的你一旦倒下,意味着三个家庭的崩塌。
PART 2:保险到底买多少才够?
一个人生病住院,到底会花多少钱,我们能给自己定一个心理价位,说治到多少就喊停吗?就算你能,家人会这么做吗?这个问题,谁都没有答案。 如果你还记得同样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面关于ICU的费用描述触目惊心: 当然,经过这一次新冠,大家对ICU和ECMO的费用都很清楚了。只不过这次,国家买单。而国内大多数患者,还是轻症居多。 但是,万一得的是癌症,那就不是十几二十万的问题了。 因为需要的前,不仅仅是治疗费用,还有长期康复、护理费用,看护营养费用,收入损失补偿,等等。 所以,如果你的重疾险还没有买够100万,请重新做检视。 另外,保险除了赔款之外,还有很多配套的健康管理和医疗资源,比方这两年兴起的挂号住院安排、重疾绿色通道服务,靠个人之力很难做到,但是保险公司可以。 有钱,有医疗资源,再加上家人的支持,才有足够的信心康复。而这些,足额的保险保障都可以给你。
PART 3:中年人该买哪些保险?
其实除了重疾险,身价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医疗险,甚至养老险,都不可缺。不一一列明了,历史文章中有很多。你说这么多都买齐的话,保费成问题。
那八卦姐就再多啰嗦两句。
首先,趁早买,这是最有效的减少成本的方法;
其次,长短搭配,重疾险医疗险组合,既提高性价比,又满足应对疾病的不同需求,还有,豁免险是好东西,小投入大保障,别忽略;
再次,分阶段买,随着年龄和家庭状况的变化,保险需求变化,同时收入基本也是呈上升趋势,所以一下买不到位不要紧,可以逐渐补齐,但是绝不能裸奔。
最后,八卦姐想以最近的亲身经历来结尾。
这周早些时候,八卦姐的老爹做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手术,在手术前(特殊时期,我一个行程轨迹有红色的“可疑分子”,根本不可能见面),我打了个电话给他,让他放宽心,要钱咱有,要人咱也能找到。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第一次觉得父母这几十年没白生白养。当然,此处记名感谢八卦姐的亲姐宝石姐,付出要比我这个到处游荡的老二多百倍千倍;还要不记名感谢北京和上海医院两枝花,感恩在心,你们懂的~~ 感谢之余,还有感慨。如今,我们这批中年还健康有收入也能找点关系,将来等我们老了,靠谁? 孩子?抱团取暖?保险? 或者,一个都不能少。 不多说了,这届重疾险还剩一个多月,能买的都去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