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7.5人确诊,10%的人因缺钱选择放弃治疗,你治吗?
很多人面对这个问题,第一反应肯定是“我怎么会患癌呢?”,然后会觉得“肯定治呀,为什么不呢?”
小编从去年到现在走访了不少理赔的用户案例后,对于这个“理所当然”的问题,却有了全新的理解。
救命药200元一滴、每21天要花4万,
他只能“不治”
根据《2019年全国癌症数据报告》,中国平均每分钟就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而山东大学的研究显示,高达52%的癌症患者经历过财务困境,18%的患者因治疗癌症借款超过5万元,约10%的用户因缺钱而放弃治疗。
钱是治疗癌症永远逃不过的话题,一旦患病,整个人仿佛变成了一张行走的“缴费单”。微保的援助用户“老伍” 也是如此。老伍本来妻女双全,美好的未来似乎触手可及。但在35岁突然的一次咳血后,他很快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肺腺癌,并双肺转移。
(老伍接受可瑞达特药治疗)
患病的2年里,除了药物副作用,高额的治疗费更动摇了他治病的念头:能救他的抗癌特药可瑞达每21天就要花费近4万元,几乎就是200元一滴药。而且医保无法报销,没买过任何商业保险的他根本承担不起。
不到2年,他已经花光了五六十万元积蓄、众筹治病的17万元,还欠下十二万元的外债。
即使特药在后期治疗中起了显著效果,在捐款已经耗尽的情况下,他只能做生命倒计时。
(所幸去年微保启动了药神保·特药保障计划,而老伍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受援助患者。否则这个故事可能以“不治”的悲剧收场。)
患癌牵一发动全身:
一人患癌,全家“遭殃”
病人不想拖累家人,家人却不想放弃治疗。这也是选择“治不治”最矛盾的一个点。
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老万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个露天厨房,这本来只是个早餐小摊,但13年前因为有一位癌症病人家属来借火炒菜,越来越多人便来到了这里,大家亲切地称呼这里为“癌症厨房”:来这的,有照顾妻子的丈夫,有照顾爸爸的女儿,有照顾自己的患癌老人……
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亲属从家乡来到大城市的医院,辞去了工作,甚至还卖车卖房,成为了生计不保的“癌症移民“。
陈姐也曾给我们分享一个隔壁病床的故事:有个吉林女病患,全家坐火车往返北京看病几十次,已经花去几十万,她妈妈不得不卖房。另外老公的工作、孩子上学也受影响…癌症改变的不只是一个人,还会改变整个家庭的轨迹。
“与其难受地死去,我选择体面地走。”
如果说许多人是因为钱、家人而放弃治疗,那让我第一次对“治不治”更深层次思考的,是一位我在去年走访的理赔用户:陈姐。
曾经看到一位13岁的晚期肠癌小病患,三期化疗后,肠梗阻,癌细胞转移到了腹膜,当地医院甚至明确说了:没办法再继续治了。可家里人也带着他到北京继续治疗,希望通过手术把孩子的病控制住,宁愿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延长生存时间。
而家在北京的陈姐,作风却截然不同。46岁时她因突发胸部疼痛被医院诊断为乳腺癌晚期,在确诊癌症前,她连小病小灾的也没有,很少去医院。
“我做了那么多好事,怎么就得癌了呢,我想不通。”陈姐无奈地笑笑说道。看到不少人因为化疗折磨得不似人形,她做出了一个“任性”的选择:放弃化疗、转为保守治疗,希望有质量、尊严地活着:“第一,我不要很难受地死去,不要过度治疗;另外,最好体面地走,让人家幸福地活下去”。
这个决定几乎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但丈夫表示理解:“癌症,牵扯到生命尊严,我觉得还是主要尊重病人的选择比较好。”
哪怕是医生,治不治也是一个难题:数年前引起争议的一条长微博,《让他安静地离开:一位医生儿子为癌症父亲作出的临终选择》讲述陈作兵医学博士选择尊重父亲身患恶性肿瘤不接受化疗的意愿,当父亲最后陷入昏迷的时候,他和母亲一起做出决定:”别打扰他,让他安详地离开吧。”
“不治”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甚至会违背一些家人、亲友的意愿。但对抗癌症,受限于家庭、金钱、治疗带来的痛苦等因素,也不是一句“我治!”那么简单。
除了一句“治”或“不治”,
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治不治,是道两难题,我们普通人除了“选择困难”外,也应该要了解到这些点,能及时帮助到自己/家人:
1、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些早中期的癌症,甚至少数晚期癌症(比如某些淋巴瘤、睾丸癌等)是有较大治愈机会的,家人/病患要根据不同的癌种,并结合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决定治疗方式;
2、多尊重患者的意愿
厦门第一医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吕晓军表示,当医学无法给晚期癌症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时,最好是让患者回到家里做些想做的事,这也是肿瘤专科医生倡导的姑息治疗;
3、无论“治与不治”,风险转移都要做好
选择“不治”的背后,多数是因为钱和医疗资源匮乏而导致的被迫放弃。
1)钱的问题要解决:除了国家的基础医保以外,最好能提前投保商业医疗保险,能够补充上社保不能报的自费药、治疗费或者报销额度限制,比如微保的微医保·百万医疗险,最高600万的大病保障,搭配医保能先把“缺钱”的问题解决掉。
2)医疗资源的问题也需要兼顾:除了钱,也要保证治疗过程中有足够的医疗资源,让病患得到最好的治疗:微医保·百万医疗险覆盖了70种抗癌特药,并且会定期更新上市新药;支持使用质子重离子等治疗方法;若患者成功申请到“国际二诊”服务,便能让国际顶尖的医疗专家,给病患提供更多、甚至更好的治疗选择;有时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手术。
(微保的国际二诊公益项目,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
癌症对于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影响是不能估量的,其中牵涉的钱、家庭、医疗过程产生的病痛问题,让不少人在“治”和“不治”之间产生了分歧。
如果是你,你选择“治还是不治”呢?
“治与不治”,风险规划都要提前做好,
才有足够的钱和医疗资源应对危机!
下一篇:你知道养老保险要交满多少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