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赔大揭秘!保险公司真的什么都能查到吗?
买了保险能不能顺利赔,是大家最关心的事。
所以对于身体有些小异常的人来说,走到健康告知这一步,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10年前住过院,但忘记具体的病因了,不说会不会有影响?”
“做体检有些小问题,但没有住院吃药,这种情况买了保险能不能赔?”
“看病记录是个人隐私,保险公司真的什么都能查到吗……”
老规矩,大家有疑问的地方,保鱼君负责解答。咱们今天来唠唠,理赔背后的那些神秘事。
-
理赔时,保险公司是如何调查我们的?
-
调查严格,理赔会不会变的很慢?
-
为什么早不调查,非要理赔时才查呢?
-
健康告知,其实有技巧
1.1 谁来调查
现在的保险公司,理赔调查主要有2种形式:
一是保险公司自己组建的核赔部,专门负责出险后的调查工作。
里面有专业的核赔师,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信息,来核实理赔的真实性,有点像保险界的福尔摩斯or柯南。
还有一种,就是把理赔调查业务,外包给专业的调查公司来做。
可别小看这类调查公司,人家专门干这一行的,大多有自己的人脉关系网,路子野着呢。
1.2 怎么调查
鲁迅先生说过:纸是包不住火的。
所以对于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只要保险公司想查,真的可以有很多渠道!
通常来说,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整个调查过程可以有多事无巨细呢?保鱼君说个真实的案例,大家自己悟悟吧。
-
理赔案例:
2018年9月27日,她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理由是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出了"肺部淋巴上皮肿瘤"。
于是,保险名侦探就正式上线了~
-
保险公司调查流程:
查第三医院:2018年7月16日(等待期内)CT引导经皮肺刺穿活检显示异常,未见投保前记录。
访问本人:黄女士表示自己在家感到胸部胀痛,于 2018年9月27日直接到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未在其它医院就诊。
调查附近医院:居住地工作地附近其他医院,没有异常记录。
走访就职公司:公司表示客户未参与过公司组织的体检。
走访街道卫生服务站:查黄女士的健康档案,无就诊检查信息。
-
关键信息点:
案例中的主人公应该也知道这点,所以刻意隐瞒了等待期内的检查异常,属于故意拖延确证时间。
-
调查结论:
客户为等待期出险,经协谈该案件最后以解约,全额退还保费结案。
可以看到,对于有疑点的理赔案件,保险公司都会去医院实地调查,以确认是否有隐瞒病情。
此外可能还会明察暗访你的邻居、同事,想隐瞒什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1.3 我们的隐私信息,保险公司凭什么调查?
可能有的人会较真:这不是侵犯人隐私权吗,保险公司凭什么看我的医疗记录!
你别说,他还真有这个权力,因为我们在投保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理赔授权”:
保险合同一旦签署,双方都得遵守条约,所以接受调查就变成理所当然的啦。
2. 调查严格,理赔会不会变的很慢?
虽然理赔调查严苛,但也不是每个案件都会大动干戈的去查,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理赔金额不高,通常审核一下材料,发生没什么可疑的,很快就会赔了。
2.1 你不了解的理赔数据
这点从理赔数据也能看出来,保鱼君之前特意搜索了近60份“2019年保险公司理赔报告”,整理出一份数据表:
(基于各大保险公司公开信息整理,[/]表示数据未披露)
可以看到,上述54家保险公司中,大部分的理赔率都在97%以上。
而且“平均理赔申请支付时效”这一栏(理赔资料收齐之后,到实际支付保险金的时间),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都在1-2天,还是很给力的。
这两年随着线上理赔的不断完善,很多公司都推出了闪赔、快赔服务,不用填写申请书,只要把各项资料拍照,上传到官方app或者公众号,钱“叮”的一下就到账了~
保鱼君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同方全球人寿的小额快赔服务,从申请到获赔,最快只需要7秒,简直惊呆众人。
但也有几种情况,保险公司是一定会谨慎、谨慎、再谨慎的。
2.2 这4种情况会严格调查
-
投保时间太短
投保到理赔之间的时间越短,就越容易被怀疑动机不纯。
比如寿险两年内出险,重疾险、医疗险刚过等待期就出险,保险公司大概率会进行调查,看看是否有骗保的可能。
-
理赔金额较大
这个“较大”没有固定标准,不同公司各有区别。
不过能确定的是,当理赔金额超过一定额度时,保险公司就会慎重地进行调查。
-
短时间内集中投保
如果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内大量投保,并且保额明显跟收入不匹配时,这种情况保险公司也是比较警惕的。
有时甚至会联合好几家公司一起查哦~
-
理赔过于频繁
这主要是对医疗险,因为存在高频低损的特征,所以有些人会在保险期间频繁理赔。
对于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就会格外注意:是不是存在医疗滥用?有没有骗保的可能?
接下来免不了就是一番调查了。
其实保险公司对理赔严查,并不是想刻意刁难谁,而是现实中,很多人都是有病了才想起来买保险,不查不行。
这也保护了大部分投保人的利益,因为我们的保费,是保险公司根据健康体的过往发病率计算得出的。
如果带病体也能赔,健康体的投保价格就会水涨船高,普通人怕是很难买的起保险了。
3. 为什么非要理赔时才调查?
很多人都问过保鱼君这个问题:
既然保险公司怕大家带病投保,那为啥不在购买时统一调查呢,等理赔了才来查医保、病例,这不是摆明了坑人嘛……
这事的关键就俩字——成本。
3.1 投保前调查,成本太高
如果做保前调查,那起码要把投保人在医院、体检机构、医保卡上的相关记录都查一遍吧?
另外还可能要查有没有巨额外债、是否有不良行为记录等等。
这种“地毯式”的搜索,很可能人力成本就已经超过保费了,这生意还咋做……
换句话说,如果真对每个人做投保前调查,那成本一定是由我们自己承担,保费恐怕得涨,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所以双赢的办法,就是事前进行健康告知询问,事后进行理赔详细核查,目前全世界的保险公司都这么干。
3.2 拒赔,保险公司也有成本
在许多人眼里,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就是利益对立面,仿佛保险公司拒赔50万,就能多增加50万的利润。
但实际上,保险法有规定: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必须在10天内及时赔偿。
如果消费者不满意,还可以去银保监会投诉。
你想想,哪家保险公司会想花费精力去处理理赔纠纷?应该赔的,索性就都赔了。
而且保险公司花在理赔上的钱,也远比我们想象中多。据《2018 全国保险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
人身险赔款支出超过 6400 亿元;
人身险赔案件数超过 2000 万件;
银保监局受理的理赔纠纷为 9547 件,不足全行业赔案件数的 0.05%。
保险公司的理赔原则就是“不惜赔不滥赔”,每一个拒赔案例都需要有相关证据、慎重做出决定,银保监在一旁看着呢,谁都不敢乱来。
4. 买保险时,怎么回答健康告知?
讨论“保险公司是如何做调查的”,听起来像不像问警察叔叔是怎么把坏人抓住的?
哪怕我们知道了警察如何破案,也依然不能怂恿自己去当坏人啊~
放到买保险这件事上也一样,甭管保险公司怎么查,只要咱们遵守诚信原则、如实告知,就不用害怕!
4.1 关于健康告知的小技巧
保险公司在接受我们的投保申请时,都会要求填写健康告知书,以了解咱们的健康状况。
至于具体会问哪些问题,每款产品不太一样,保鱼君只能总结一些常见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首先,一定要如实告知,这是最大诚信原则的一种体现。
比如问到,
您有无连续服药超过2个月或连续因病住院超过15天?
如果有这个情况,就一定要如实回答有,不要蒙混过关,前面也说了,保险公司可以有一万种办法查到我们的就诊记录。
其次,如实告知 ≠ 全部告知。
我国大陆采用的是“有限告知”的方式,即保险公司问啥答啥,他没有问到的可以不用回答。
4.2 如果身体有些小问题,该怎么办?
身体有异样的朋友,也不代表就买不了保险了,有些健康告知宽松的产品还是能投保的,我们可以多种方法尝试:
反正大原则还是一样:
如实告知自己的病情,让保险公司去做进一步的评估与分类。
能买则买,不能买就算了,抱侥幸心理投保,才是最不可取。
4.3 保鱼君最后的唠叨
总的来说,健康告知还是有一些技巧可循的,保鱼君上面只是简单给出了一些参考策略。
如果大家在投保过程中,有对自身情况有拿捏不准的地方,可千万别闭眼操作,多问专业的人,多问专业的人,多问专业的人!
重要的事情说3遍。
最后的最后:祝君一世平安
愿世上所有保单永不出险
上一篇:电话车险保费便宜15%,是真的吗
下一篇:境外旅行保险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