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是对谁的称呼
父亲的称呼有什么可说的呢,也不过是爸爸,爹罢了,这样想就错了,从中国古代,至现在各个地区叫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
古代
1.老公:《南北史续世说》:“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压,竟知为人否?”
2.老太爷:见于《现代汉语词典》,尊称别人的父亲(也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或公公,岳父)。
3.老爷子:见于《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称自己的或对方的年老的父亲。
4. 老子:对父亲的方言称呼。
5. 老爷:封建社会大家族里对自己父亲的称呼。
6. 老爹:儿媳妇对公公的方言称呼。
7. 老大人:对别人父亲的敬称。
8. 老父:对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9. 阿父:《南史 谢诲传》:“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
10.阿伯: 清人梁章钜《称谓录一方言称父》:“吴俗称父为阿伯”
11. 阿公:对父亲的方言俗称。
12. 阿耶:《木兰诗》:“阿爷无长男”,也为阿耶。
13.阿翁:南宋陆游《示儿》诗: “家祭无忘告乃翁”,“乃翁”是陆游自指。
14.阿爹:《续古文苑二十汉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伤。”
15.阿玛:女真人对父亲的口语称呼。
16.家父: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17. 家君:既用作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也用作对别人父亲的称呼。
18. 家大人: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家大人曰”,“家大人”,即王引之称呼自己的父亲。
19.家严:清 陈梦雷 《绝交书》:“先慈恐不孝激烈难堪,遣人呼入。家严出,以婉辞相讽。”
20. 家尊:称呼别人的父亲。
21. 家翁:《晋书山简传》:“简曰:‘家翁乘鹤业三载。
22. 家公:对自己父亲的称呼。
23. 先父:对自己死去的父亲的称呼。也有:先府君,先考,先人,先君子,先夫子,先公,先严。
24. 先君:裴松之注引《吴历》曰:“先君(即指孙坚)与袁氏共破董卓。”也用作对别人死去父亲的称呼。
现代各地方方言
1. 歙县南乡方言:叭叭、阿呆、阿爷、阿噶吧、阿噶呆、阿噶爷、阿噶伯
2. 休宁:达、巴巴(县城是阴平,万安方向是去声,还有的地方是阳平)
3. 四川:重庆:老汉儿
4. 山西运城:屋里阿大
5. 云南:老爹(部分地区)
6. 祁门包括闪里、箬坑、历口、古溪、彭龙一带:哒或哒哒、大、大大
7. 黟县:阿爹、答答、把吧、干娘
8. 屯溪:拔、巴拔
9. 徽州区呈坎蓉溪一带:耶、大、爷
10. 黄山区:大大、Diadia(去声)、掉掉, beibei(平声)
11. 广东:老窦,常误写为老豆
12. 河北:大大
13. 北京/天津:老爷子
14. 山东:大大,爷,爹,叔
15. 河南:爹
16. 河南洛阳:父亲行大:伯(bai),若不行大:大
17. 湖北黄冈:爷
18. 福建莆田:阿叔
19. 山西:大大,伙计
20. 江苏:大大,爷
21. 甘肃天水:大(上声,音同达),大大
22. 安徽合肥:大大
23. 内蒙古:大
24. 河南周口:大
25. 陕西:阿大
26. 上海:阿拉爷,嗲嗲
27. 港台:爸比,粑粑
28. 青海:阿大
29. 福州:依巴
30. 江西:拔罢
31. 安徽:拔拔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改称爸爸,但好多地方还是沿续以前的叫法,听起来也是蛮好玩的。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方对父亲的叫法花样繁多,我统计的还远远不够,有的大家也可以补充。
古代被称老爷的人一般是什么身份
老爷是下人对有年纪人主人得尊称谓,相对的是少爷。朝廷官员可以称老爷,不是朝廷官员也可以称老爷,一般对朝廷官员称大人,特殊一点的称青天大老爷。同时在民间也有对神仙圣人称老爷的习惯,如关老爷。
古人很讲究称呼,对爷爷奶奶是怎样的称呼的?
“老爷子“这个称呼,使用情况还是很广泛的,这个词最早在京津地区多用,后来在很多省市都这么称呼。通常是对亲人、长辈使用的称呼,带有敬称的含义,但又带着一些亲切。比如“我们家老爷子最喜欢喝酒了。”
有时候对不认识的老年男子也可以这么称呼,表达一种尊敬。比如“老爷子,您要买点什么”
但是要注意,不同地方语言习惯不同,可能在华北以外的很多省份,这么称呼不太多见,也不一定让人觉得礼貌。
。
古人称呼爷爷为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公”、“太公”、“翁等,称呼奶奶为“大母”、“王母”、 “重慈”,姐姐妹妹为姊妹。
王父常见于文言文,本意母亲的父亲,父系社会后意为父亲的父亲,即祖父。
大父在父系社会,父亲的父亲叫大父。又称奶父、祖父、王父、奶爷、祖公、奶公、家公、噶公等。
祖君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对祖父的尊称。另外,“公”、“太公”、“翁”在古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也被称为祖父。
而大母在母系社会,是指母亲的母亲,又称姥母、毑母、王母、姥姥、毑婆、姥婆、姥娘、噶婆等。父系社会是父亲的母亲。
重慈来源于宋文天祥 《与洪端明云岩书》:“某堂有重慈,今年八十有七”诗句,表示祖母。
姊妹古代常常用于兄妹,姐妹,姐弟的统称(也写作“子妹”),是指姐姐和妹妹,又指兄弟姐妹。
扩展资料:
家庭称谓:
1、子女称父母双亲
口语称“爸妈”、“爹娘”等。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双亲”、“二老”、“父母”、“娘爹”等。
2、子女称母亲
口语称“妈妈”、“娘”、“嬷嬷”。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母亲”、“家母”、“老姥”、“老娘”、“老太太”、“老姥子”等等。
3、子女称父亲
口语称“爸爸”、“爹”、“大大”。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父亲”、“家父”、“老爷”、“老爹”、“老太爷”、“老爷子”等等。
4、子女称母亲的母亲
口语称“姥姥”、“姥娘”、“毑婆”、“姥婆”。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外婆”、“毑母”、“姥姥”、“大母”、“王母”。
5、子女称父亲的母亲
口语称“奶奶”、“奶娘”、“祖婆”、“奶婆”。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祖母”、“奶奶”、“大母”、“王母”。
6、子女称母亲的父亲
口语称“姥爷”、“姥爹”、“爷爷”、“毑公”、“姥公”。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毑父”、“姥爷”、“大父”、“王父”。
7、子女称父亲的父亲
口语称“爷爷”、“祖公”、“奶爷”、“奶爹”、“老爷”、、“奶公”。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祖父”、“奶爷”、“大父”、“王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姊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慈
上一篇:1克拉钻石多少钱
下一篇:纸的闪点自燃点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