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是指哪四大
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道空、天空、地空、人空。 四大是《道德经》 面给出来标准答案。”故道大、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出自 《四十二章经》二十: "佛言 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
四大虽然通于一切色法,但在不同的色法中,因为其中之一较为增长,所以世间上就有了林林总总的森罗万象。
例如:山岳等坚物之中,地大较为增长;河海等湿物之中,水大较为增长。另外未显的三大,仍潜伏在其中,静待其它条件因缘和合而显现其相用。
例如:流动的水在温度寒冷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会凝结成固体的冰,成为地大;当温度加热到摄氏100度以上时,又会蒸发成气体,成为风大。
就人体而言,四大不调,百病丛生,四大离散,则身躯坏灭,这时,我们的身体又在哪里呢?所以,无论是世界万物,或是我人的身体,都只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罢了,并没有一定的实体。
不仅如此,四大的本身主要是指坚、暖、湿、动四种特性,遇缘就会生起变化,因此,这些特性的当体也是了不可得。“四大皆空”,就是指宇宙万有均无实体的真理。
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立者出身为释迦族,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后人称之为“释迦牟尼”。意思就是释迦族的贤人。
佛教是现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的宗教是唯一主张平等慈悲和最早提出因果报应的宗教。佛教教化人们向善,如何摆脱内心的苦恼,达到“开悟”状态,因此佛教也是一门教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的“大学问”。
佛语中"四大皆空"指的是什么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着同样的趋势。
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仅限于此而胶着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 。
扩展资料:四大皆空的意义及功用:
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等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
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不使坠落。
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不使散溢。
火大:以温暖为性,能成熟万物,不使坏烂。
风大:以流动为性,能生长万物,调节畅通。
宇宙间的森罗万象,没有一样不是仰赖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结合而成的。譬如一朵花的绽放,要有肥沃的土壤,土壤属于“地大”,水分、日光、空气,这些就是“水大”、“火大”、“风大”,如果缺少一大,花儿就不能盛开怒放了。
又例如由泥土烧成的杯子,泥土是属于地大,泥土掺和水,加以火烧,故有水、火二大;再经由风吹成固体而为杯子,故有风大。
有情众生的色身,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以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例,人体的毛发爪齿、皮肉筋骨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大小便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温热度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人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如果身体有一大不调,就会呈现病相。例如:
1、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这是地大不调的病相。
2、全身膨胀,肤肉浮满,这是水大不调的病相。
3、全身烘热,骨节酸楚,呼吸乏力,这是火大不调的病相。
4、心神恍忽,懊闷忘失,这是风大不调的病相。
如果身体的四大分散,有情的生命就会随着死亡。根据经上记载,一般人在临命终时,有下列三种征候:
1、地大增上:因肉体或骨胳的毛病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全身像大地缓缓的陆沉于海中一样,产生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
2、水大增上:因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而死亡者,在临终时,先是觉得全身有如浸在水中一样冰冷潮湿,然后感到像火烧一般的高热,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
3、火大增上:因呼吸系统障碍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身体像是在暮色野火中燎烧,一阵烈风吹刮,碎为微尘,片片烟飞灰灭,如同“火大落入风大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四大皆空指的什么
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也就是说,一切物质,都是四大假合而成,例如山川、大地、草木等。包括人体也是如此。一切物体都是“四大”假合而成,因缘在时暂时假合存在,因缘去时便随缘而化。因此,万物都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存在。
其实佛法中,空的意义,就是至高的哲理,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有,空是虚幻的,由因缘而成的事物,都是没有实体的,我们看到的一切现象,也包括我们自己,都会随着因缘的转化而转化,所以说空是虚幻的,如梦境一般,而虚幻刚好又是真实的。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四大皆空的“四大”指的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具体解释如下:
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不使坠落。
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不使散溢。
火大:以温暖为性,能成熟万物,不使坏烂。
风大:以流动为性,能生长万物,调节畅通。
宇宙间的森罗万象,没有一样不是仰赖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结合而成的。譬如一朵花的绽放,要有肥沃的土壤,土壤属于地大,水分、日光、空气,这些就是水大、火大、风大,如果缺少任何一“大”,花儿就不能盛开怒放了。
被称为“四大”的原因:
因为体大,四大种的体性广大,遍于一切色法,故有“体大”之义。
因为相大,四大种的形相广大,例如高山、深海、大火、飓风等,都是四大之相,故有“相大”之义。
因为用大,四大种的事用广大,有了四大,才能使人体的器官发挥功用,有了四大才能长养万物,故有“用大”之义。
依《俱舍论》的说法,四大具有假、实的分别,即前文所说的坚、湿、暖、动四大,是实四大、性四大。而世间所谓的地、水、火、风,则是假四大、事四大。实四大属于身根之所触,为触处所摄。假四大则属于眼之所见,为显色、形色所摄。
四大皆空指什么
这句话很容易误解为什么都没有。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空”的含义单单从字面上说,就会理解为什么都没有。实际上,这是佛教的属于,佛教以四大类元素如:地、火、水、风来描述这个世界的组成,类似于元素周期表,都具有同一的空性,也就是根本的本质是一致的,譬如黄金、空气、火焰、液体分解后,都是同样的粒子和原子,同时,这四大元素,也具备了毁灭这个世界的能力,统称为“四大皆空”。
上一篇:灰太狼和红太狼有几个孩子
下一篇:水光潋滟晴方好是出自哪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