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自称寡人是什么意思
这不过是人家做为统治者的自我谦称。其实不光统治者有谦称,在古代连普通文人士子也会用鄙人、在下等等词语来作为自己的谦称,而身份高贵的君王,他们对自己的谦称那便是寡人”。
寡人”的意思是要时刻警醒自己,自我的德行还不够深厚。做为统治者,要以德治国,以德服人。是为了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要为百姓们谋福利,要成为一个贤君。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诸侯、甚至一些诸侯的夫人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所以,后来的皇帝一般以朕”自称。
寡人”的意思: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发展:
清代学者赵翼考察了历史上寡人”的使用情况: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但楚王多自称不谷”。而较弱的诸侯自称孤”。
战国七雄虽自僭号称王,仍自称寡人”,而不用周天子专用的自称予一人”。
秦末汉初项羽所分封的诸王(如汉王刘邦)等,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如齐王韩信)都自称寡人,汉朝诸侯后多自称寡人。
东汉末年,群雄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自称孤”不称寡人”。
其他称呼: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北魏、北周、隋朝的诸侯王常自称为寡人,而枭雄如尔朱荣、高欢自称为孤。
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如唐朝诸侯军阀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联合对抗朝廷,各自称王,盟主朱滔自称孤,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唐顺宗为太子时自称寡人。五代郭威未称帝前自称寡人。
上一篇:皇冠六间鱼好养吗,怎么养
下一篇:钻石番王好养吗,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