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哪个作品获得诺贝尔奖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只因为一部作品,而是综合他的写作理念和所有代表作一起评选后的结果。
一、莫言人物介绍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9年7月30日,被秘鲁天主教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2020年,莫言新作《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发布
二、莫言写作风格
(一)、以绚丽的色彩语言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愫
“色彩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代表某种象征,承担特定的含义”。莫言对色彩语言情有独钟。从其小说题目就可见一斑,五彩缤纷的色彩的广泛运用是其小说的亮点之一。
他常用于描绘风景,显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用来描写外貌、描述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在五颜六色中,莫言对“红”与“绿”两色赋予独到的内涵。 “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原本具有诸如热情、力量、神圣、尊贵、权威、喜庆等丰富语义。而 莫言在小说中却用红色营造一种悲感氛围。绿色,有青春、生机、智慧、希望的象征。莫言颠覆了传统的意义,以绿色表达落后愚昧、脏乱卑贱、愤激不安、灾祸死亡等意蕴。
(二)、打破语言约定俗成的惯例,自出机杼,新人耳目
莫言小说的语言给人一种新鲜感,他善于打破语言的常规,创造性地对固有语言重新进行一番排列组合,使其在特殊的语境中生发出崭新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莫言对语言的运用可谓挥洒自如、妙语连珠,能够信拈成语,组出新意。
(三)、语言的叙述风格雅俗共赏,斑斓多姿
力求语言风格的丰富多样,是莫言小说的特色之一
莫言用什么作品获得诺贝尔奖?
莫言并不只是凭借某一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获得的是终身成就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特别提及到莫言的五部作品:《蛙》、《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均已成为当下流传甚广的文学经典。
1、《蛙》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于2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由四封长篇书信和一部九幕话剧组成。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红高粱》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中篇小说。 《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故事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却都是正义和邪恶的化身。主人公余占鳌是一个热血汉子,身体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野蛮。
3、《檀香刑》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2001年3月,曾引起文学界热议。
《檀香刑》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4、《丰乳肥臀》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大家文学奖”。
5、《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是什么
莫言并不只是凭借某一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很多人误以为莫言是凭借《蛙》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2012年时,《蛙》甚至还未有英语版和瑞典语版,其实莫言获得的是终身成就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特别提及到莫言的五部作品:《蛙》《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均已成为当下流传甚广的文学经典。
经历
2007年7月14日,出版文集《说吧,莫言》,该作品分为三卷,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凭借《生死疲劳》获得香港浸会大学红楼梦奖以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2011年7月,获得韩国万海文化大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8月,《蛙》获得茅盾文学奖;11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1月,凭借话剧《我们的荆轲》获金狮奖编剧奖。
莫言用什么作品获得诺贝尔奖?
1、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是:《蛙》
2、《蛙》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万心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小说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3、创作背景
4、《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初版于2009年。
5、《蛙》选择题材是乡村医生与计划生育,不是莫言特意要写这个敏感的题材,莫言是被姑姑接生到人间,所以莫言写小说,总想有一天要把姑姑写到小说里,而推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必须涉及到。
莫言哪个作品获得诺贝尔奖
莫言《蛙》获得诺贝尔奖。
《蛙》是一部魔幻写实的文学小说作品,莫言以第一视角人称讲述了我国早期计划生育时期的种种事迹。莫言就是凭借《蛙》这部作品,获得了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过程中,可以归结为理想主义最优秀的作品,更加关注作家能否深刻揭露现实、在现实描述中应更加必须趋向于理想主义色彩。那么,这一部《蛙》正好符合这一点。
简介
莫言众多作品中,如《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丰乳肥臀》、《檀香刑》等,却只有《蛙》这部作品能够代表莫言获得了文学奖。
莫言作为当代著名的文学作家,其作品一项以写实为著称。这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也不例外,《蛙》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当前一段时期,是莫言所经历的所感触的。
诺贝尔奖奖的是人,没有具体作品,只是几部有代表的。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莫言用色彩表达作品,“色彩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代表某种象征,承担特定的含义”。莫言对色彩语言情有独钟。从其小说题目就可见一斑: 《红高粱》、《红树林》、《红蝗》、《白棉花》、《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白狗秋千架》等五彩缤纷的色彩的广泛运用是其小说的亮点之一。
2.他常用于描绘风景,显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用来描写外貌、描述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在五颜六色中,莫言对“红”与“绿”两色赋予独到的内涵。 “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原本具有诸如热情、力量、神圣、尊贵、权威、喜庆等丰富语义。而莫言在小说中却用红色营造一种悲感氛围。
上一篇:黄陂是哪个省哪个市
下一篇:一方沙子多少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