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富先老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未富先老怎么应对
未富先老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成就了中国奇迹。然而,中国未富先老现象极其严重,中国人口平均年龄增幅远高于同期发达国家。
随着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中国迎来了老年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60岁以上人口达1.94亿。老年人口老龄化、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和空筑巢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截至2012年底,全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2273万人,失能老年人3600万人,患慢性病老年人9700万人,住空巢老人9900万人。2025年前,老年人口将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
中国正在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就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与60岁以上人口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在缩小。虽然“二孩政策”已实施三年,但仍未能改变我国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200万。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出生率创下了40年来的新低。
中国未富先老,既是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的滞后;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系尚未形成;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农村老龄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要想解决未富先老的问题,就必须解决这类问题。
首先,要营造适合老龄化社会的思想舆论环境。要督促全社会树立老龄意识,关心、重视和支持老龄事业的发展。要推动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意识,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尊老传统,树立良好的道德伦理观念,促进代际理解和关系和谐。同时也要促进大家树立自我终身准备的意识。从小就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做好了经济上,身体上,心理上等等的准备。
二是抓紧做好老年人养老、医疗和服务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相适应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建立健全老龄法律和政策体系,确保老龄事业与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这样,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老年人等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是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拓展老年服务床位,积极发展以城乡社区为依托的老年服务业,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的综合服务网络。同时,要大力研究、开发和生产老年人需要的消费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