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利率是什么意思,基准利率的特征及影响
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9月1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国内四年来首次。那么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基准利率是什么意思。基准利率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基准利率是什么意思?
它是金融市场上一个普遍的参考利率,而其他利率或金融产品的价格可以根据基准利率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市场上利率水平的风向标。所有金融机构都需要参考基准利率来确定自己的贷款和存款利率。有基于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利率,比如英国的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LIBOR),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FFR)。有以回购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如德国、法国、西班牙等。中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
p>基准利率的特征
知道了基准利率是什么意思,那么基准利率必须具备什么特征?
1.市场化。基准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既反映了当前的市场供求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2.基本的。基准利率有基础地位,其他利率都是以它为基础确定的;
3.传递性。基准利率是央行的调控信号,可以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出现在价格上。
基准利率的影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基准利率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当需要稳定货币和市场时,可以适当提高基准利率,以抑制过热的需求,而当需要激活市场时,可以适当降低基准利率,以抑制经济下滑。基准利率下调,意味着存款利率下调,贷款利率也下调,降低了人们存钱的欲望,借钱的欲望也相应增加,更多的钱投入到投资市场。这时候对于股市来说,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增加市场活力;相反,当基准利率提高时,人们的借贷和投资意愿会相应降低,钱会存入银行,股市也会相应受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会降低。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应该简单了解一下基准利率是什么意思,以及它的一些特点和作用。想了解更多关于加息的意义,可以继续关注本站相关栏目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