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问答 > 世博会不是嘉年华

  时文:世博会不是嘉年华

  7月4日到世博会参观了一次。天气虽然很热,但是参观的人估计还有30至40万之多。参观世博会的难题成了进馆排队。一些重点馆排队等候的时间要在三四个小时以上。但我注意到了外国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国人。

  对这种情况,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大家对世博会有这样高的热情,参观以后必然受到感染。忧的是整个世博会被参观人群太多的压力所左右,人们不可能深入消化世博会所展示的深刻的内容。世博会毕竟不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嘉年华。

  本次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恰中中国的需要,因为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从中更多学习到对我们推进城镇化有用的理念和办法。为什么英国介绍的是“户外城市”?为什么巴黎自称是“感性城市”?为什么有一个展馆完全用藤条覆盖起来?各国的城市建筑有什么特点?等等等等,都需要很好地理解和消化。

  在国际信息馆我见到该馆的负责人,他告诉我,将有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他们那里推荐一些科学技术专利,比如液体玻璃,比如用石头造纸……他们准备举办依若干次推介会,但是,为没有足够的适合的接受对象而发愁。

  我们中国花了这样大的代价举办了世博会,应该有更大的更本质的收获,而不只是表面发热热闹闹。再多的门票也是自己赚自己的钱。

  我建议:

  一、博览会组织者应该对参观的办法进行一些改进,为希望深刻地了解展会内容的人们创造条件。也可以适当组织一些综合性的论坛,集中介绍一些深刻的内容。

  二、各类团体(例如各种协会\商会)各地***应该组织一些能够深入吸收实质性内容的人群去参观,分成专业性的参观团也可以,展会要给予适当的接待。

  三、新闻媒体今后应该多做一些深入的涉及博览会主题的实质性内容的宣传报道,不只是介绍热热闹闹的场面和表面的活动。上海媒体应该首先担负起这个责任.

  总之,世博会对中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千万不要搞成一次热热闹闹的走过场.

  作者:艾丰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2-7207-3477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