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对职代会的要求是什么
国家颁发的集体企业改制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2.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和富余人员分流改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4〕859号文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第三条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家鼓励和支持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四条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集体企业)是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实行共同劳动,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前款所称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一)本集体企业的劳动群众属于集体所有;
(二)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三)投资者为两个以上集体企业的,以上第(一)、(二)项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占主导地位。本项所称主导地位,是指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占企业财产总额的比例,一般应不低于51%,特殊情况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可适当降低。
第五条集体企业应当遵循的原则是:自愿组合、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集体积累和自主支配、按劳分配、持股分红。
集体企业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走互助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六条集体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集体企业的财产及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第七条集体企业的任务是: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发展商品生产,扩大商品经营,提供社会服务,创造财富,增加积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繁荣社会主义经济。
集体企业改制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公司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4.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和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4〕859号文件)。
扩展数据:
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和富余人员分流实施办法
文号:国经贸企改[]859号
一、关于职工安置的具体政策:
1.劳动部关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的适用:
第五条适用于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第八条补偿适用于企业单方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情形。
2.请参考文件编号[859]国家经贸委:
(一)资产定价、损失核销、产权变动等相关事项。在改制分流过程中,应参照财政部《企业公司制改建中国有资本管理和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企〔2013〕313号)办理。
(2)改制企业可以用企业净资产支付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并按规定程序冲减净资产。
(3)改制企业净资产可按国有企业有关政策规定提留,其余可分配给改制企业职工。
(4)根据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改制企业占用的行政划拨土地,只要不改变土地用途,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需要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依法办理转让手续;需要改变用途的,应当按照《划拨土地目录》(令第国土资源部第9号令)批准。
改变后的用途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在依法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并向国家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允许将房地产项目的转让收益用于支付改制成本。
3.涉及职工安置和职工安置资产处置的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二、关于参与集体资产分配的人员范围和决策方法。
1.谨慎处理集体股票资产的分配。股票资产由全体职工依法处置。
2.现有资产处置方案、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应当经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3.告知所有有权参与现有资产处置的人员依法参与企业改制。
4.集体企业共同资产的所有者有权决定企业改制方案,企业必须保证企业改制过程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依法设定程序和政策操作。
参考:中国CFO网-中国经贸企业改革[]
集体所有制企业如何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所有权划分和改革。
1.中国的集体企业,即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拥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集体范围内,它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
第二,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仅限于集体经济,不能扩大到整个社会。这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显著区别。
三、集体企业改制,应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划分所有权,界定产权。根据这一原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凡国家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属于国家。
2.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3.社区经济组织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归社区经济组织集体所有。
4.其他法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归投资的法人所有。
5.职工个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可以明确投资者的产权属于职工;很难明确出资人的产权属于企业职工集体所有。
6.企业用公益金购建的集体福利设施所增加的所有者权益,归企业职工集体所有。
7.不明出资人的所有者权益和接受无偿资助、捐赠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归职工集体所有。
8.企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享有的优惠待遇,包括税前还贷和各种税收减免形成的所有者权益,除非事先明确约定作为投资,否则归企业原投资者所有(或企业职工集体所有)。
9、企业按照当地政府或原主管部门的规定享受的优惠待遇,包括税前还贷和各种税收减免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除事先明确约定作为投资的以外,其产权归企业原投资者所有(或归企业职工集体所有)。
10.企业开发的科技成果、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改制后,其产权归企业职工集体所有。
集体企业改革政策
首先,正面回答
1、凡国家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归国家所有;
2.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3.社区经济组织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归社区经济组织集体所有;
4.其他法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归投资的法人所有;
5.职工个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可以明确投资者的产权属于职工。
二、分析细节
集体企业,即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企业,是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拥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集体企业改制时,应当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划分所有权,界定产权。
3.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的途径是什么?
1、对于大型集体企业,根据国有资产多、企业资产比重大的实际情况,通过清产核资、资产评估明晰产权。将部分或全部国有资产转为国有股,将部分或全部企业集体资产转为职工集体股,组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2.对中型集体企业,将部分或全部国有资产和企业集体资产出售给企业职工,改组为由国有资产、企业职工集体资产和本单位职工个人股份组成的股份合作公司。
上一篇:家暴出轨不受离婚冷静期限制,离婚冷静期对家暴出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