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上证50etf(多个底部特征显现)
2.情绪底
结合指数走势与量能情况可以提高判断底部的准确性,通常指数经过一轮调整后,成交量持续萎缩容易出现底部形态,低量配合低价是比较典型的指数底部特征。下文以指数分位点与两融余额、成交额作为参考。近期沪深两市两融余额偏低,其中沪市两融余额接近两年多的低值,反映了当前市场交易情绪接近冰点,此外,近一个月上证指数与上证50指数成交额也处在偏低位置,7月27日收盘时上证50指数分位点为8.67%,成交额分位点为13.98%,近一个月成交额均值为474万亿元,整体上保持在地量水平。上证50指数基本符合地量与地价的特征,从这一角度来看,上证50指数情绪底的概率较大。
3.汇率底
近几年离岸人民币汇率与股市周期存在较强联系,比如在2017年至2018年初、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这两个周期内,股市走好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相反,在2018年与2022年期间,股市走弱伴随着人民币贬值。去年10月指数加速大跌伴随着人民币短促贬值,随后国家出台多项利好政策进行维稳,人民币汇率走出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反弹行情,与股指反弹周期契合。当前离岸人民币汇率接近去年次低点,在此背景下正逢政治局会议,高层释放出包括维稳外汇在内的一系列强政策预期,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汇率底有望形成。
底部形态下的期权策略
本文以上证50ETF期权为例(上证50ETF与上证50指数走势几乎完全一致),目前上证50ETF历史波动率与隐含波动率处在2020年以来的低值区域。在波动率低值时,投资者会交易市场升波预期,这种对于后市的升波预期体现在隐含波动率上,在实盘行情中,历史波动率的陡然升高不一定会带动隐含波动率的大幅上扬。
以近期7月25日的为例,当天上证50ETF大涨3.19%,但是期权隐含波动率单日升幅普遍不足5%,与以往升波周期中单日动辄10%以上升波幅度的差距较大。短周期历史波动率(比如5日历史波动率)短线陡升,但是隐波变化幅度不大,反映出市场对于后市的升波预期偏低。从当前上证50ETF不同周期的历史波动率可以看出,120日历史波动率曲线持续走低,接近2019年下半年低波动率周期的低值,且当前维持在低值区域运行。通常短周期波动率受到长周期波动率牵引,在长周期低波动率曲线的影响下,短线波动率冲高回落的概率较大。自今年年初以来,每一次短线升波后均以波动率回落的形式重回低波区间。当前出现大幅升波的概率较小,后市指数更有可能以振荡筑底爬升的形式完成底部反弹走势。
综合前文分析,当前上证50指数、上证50ETF多重底部特征显著,后市上涨概率大,期权隐含波动率偏低,且出现大幅升波的难度大。可以关注卖出虚值认沽期权或者牛市价差组合策略。基于上证50指数底部强支撑预期,当前指数下跌空间以及隐波上升空间小,卖出虚值认沽期权的盈利概率较大,当指数回踩时,具备现价至行权价之间的缓冲区间。至于牛市价差组合,迎合了振荡上涨的行情预期,盈利概率小于卖出虚值认沽期权,但是盈利空间相对更大。(作者单位:兴证期货)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上一篇: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哪些(2022银行理财子排行出炉)
下一篇:神马股份股票最新消息(快讯神马股份涨停 报于11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