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问答 > 解密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微信段子

现如今伴随着微信、微博社交媒体的兴起,网上有各种段子开始兴起。社交媒体的快速兴起,为各位喜欢制造具有吸引力内容的网友们,带来了更多的自主性。但是伴随着网络传播速度的加快,特别是现阶段网络信息筛选机制还并不完善,很容易不具备分辨能力的网友,容易就受到各种谣言或者不实信息的蛊惑。

有时我们苦于不知信息的苦头,但更多的时候,被不实信息、谣传信息的蛊惑,造成的伤害更大。这里小编带领各位一起扫盲社交媒体圈的众多谣传。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段子,其实也仅仅是谣传罢了。

小编总结的社交媒体三大谣传信息榜,是来源于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和设计学院的微信和微博传播渠道的深度得知。通过这份微信分析报告可知,这些在网上传播已久的段子,大多是涉及到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养生常识等领域,并通过人们现在越发关注的健康话题,逐渐传播开来。

根据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微信调查报告团队负责人,中山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张志安介绍到,通过对于国内11月3日~11月20日期间的微信文章来看,特别是被微信团队标注为“虚假谣传信息”的文章来看,对于这些谣传文章的特点一一总结。

分析微信文章的特点可知,这些谣传文章能够广泛传播具有共同的特点,激起微信用户对于人身恐惧和死亡的感觉,进而帮助谣传信息在微信上能够迅速传播。

在这些能够迅速传播开来的谣传文章来看,排名靠前类的文章是关涉人身安全文章,第二类是食品安全,第三类是疾病养生类。中山大学传播学院所做的微信谣传文章分析报告,就是探讨其为何出现高点击率和转发率的原因。

总结出这类谣传信息的能够迅速传播的原因众多,首先是使用数字化+多样化图画+后果警示的模式,以培养网络用户的恐惧情绪。很多谣传类信息都偏爱使用数字化的说明,以增加其可信度。例如我们经常看到,不要买某某产品了,它会百分百致癌。

另外谣传信息的广泛传播,与其信息的精准制作有关。例如那些谣传信息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文章图片很多。据中山大学关于这一个谣传文章课题统计,谣传文章的图片平均使用量达到了3.56张。根据图片的提供量来看,这些谣传文章看上去更加具有蛊惑性。

另外一类谣传信息就是采用一种恐怖情绪的传播方式,以达到引起目标受众关注的目的。这一类谣传信息往往具有“不容置疑”的态度表现严重后果,很容易就引起人的关注。

因为根据人的求生本能来说,人们会关注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哪怕只是仅有极小的可能性,这些具有不良后果的信息,也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进而引发人们的高转发。

本文来源:童装加盟网 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2-7207-3477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