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重庆解放碑论坛亮点纷呈,引全国媒体关注
解放碑商圈彰显出国际大都市风范。(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作为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客厅,渝中一直是重庆人心中的“城”和外地人眼中的“重庆城”。
近年来,渝中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积极探索、不断突破,始终保持“流量”不减。
10月15日,“2020重庆解放碑论坛”举行,吹响了渝中蝶变升级、再次出发的冲锋号,彰显了渝中越来越开放和自信的姿态,也为解放碑的未来描绘了美丽的蓝图。
论坛的成功举行引发央媒和各地方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渝中区在2020年重庆解放碑论坛上透露最新规划
打造世界级金融大道和消费大道
10月15日,渝中区负责人在2020年重庆解放碑论坛上透露最新规划:以解放碑—朝天门区域作为核心区,重点打造解放碑—来福士绿色金融大道;串联解放碑、朝天门、十八梯三大城市地标,打造世界级消费大道。
渝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左永祥表示,解放碑步行街获批全国五条示范步行街后,将以成为全国步行街沟通交流和发展成果展示平台为目标,围绕消费升级、产业提质、空间互联、文化挖掘等方面,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实施改造提升“十大工程”。
在消费升级方面,渝中区将聚焦发展区域首店、行业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发“四首经济”,提高新消费供给质量,依托“街区、小巷、天台、江岸、步道”五大资源要素,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
在产业提质方面,围绕金融大道打造,渝中区将巩固提升金融业集聚优势,成立重庆金融研究院,设立解放碑金融发展顾问委员会,打造商业步行街与中央商务区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同时,实施空间互联工程,高水平打造解放碑—朝天门、解放碑—十八梯等步行大道,通过优化景观节点、改造建筑立面、增添绿化景观、完善标识系统、改善交通组织,串联三大城市地标,打造世界级金融大道和消费大道。
此外,渝中区正着力打造六大金融集聚区,将3.5平方公里的解放碑—朝天门区域作为核心区,建设重庆金融街金融总部集聚区,重点打造五一路—民族路—新华路绿色金融大道;在解放碑区域打造外资金融集聚区;在朝天门区域打造中新合作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在打铜街—下半城区域打造金融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区。将1.6平方公里的两路口—化龙桥区域作为拓展区,在化龙桥区域打造新型金融集聚区,在两路口—化龙桥区域打造金融中介集聚区。
左永祥还表示,未来,渝中区将充分发挥解放碑“十字金街”天然秀场优势,联合各类知名IP,举办名品新品发布、影视首映、名家签售等品质活动,让解放碑成为重庆的响亮名片、金字招牌。
当天下午,渝中区还举行了重庆解放碑金融发展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年会。会上,渝中区邀请了52名来自全国和全市经济领域、金融领域的领导、知名专家、行业高管,担任顾问和咨询顾问,组建“金融智库”,打造重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这个“金融智库”将为渝中区提升金融能级和全市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有力支持。
(《重庆日报》2020年10月16日刊发 记者 杨骏 实习生 张凌漪)
“解放碑论坛”举办
专家学者建言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
如何阐释当前经济形势和城市发展?这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分享的主题。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如何推动消费提档升级?这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聚焦的话题……
10月15日,“2020年重庆解放碑论坛”举行,专家学者结合产业发展、创新、变革等发表了演讲。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吴存荣,重庆市级相关部门及区县领导,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等友好城区政府领导,重庆市渝中区四大家领导及渝中区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驻渝外事机构代表等350余人参加了活动。
论坛期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主题分享了《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城市发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主题分享了《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推动消费提档升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主题分享了《深化步行街改造成果,提升城市消费名片、高质量发展平台和对外开放窗口功能》,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主题分享了《面向十四五的城市发展——以服务经济为引领》。
据介绍,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促进消费升级的工作部署,按照商务部关于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的要求,重庆出台了《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深耕精耕解放碑步行街,高品质策划举办解放碑论坛等高端经贸交流活动,将解放碑步行街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区。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渝中区抢抓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契机,着力谋划推动将“重庆解放碑论坛”打造成区域性综合性品牌论坛。
近年来,重庆着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打造长嘉汇片区及两江四岸核心区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渝中作为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大局,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推动服务业发展文件精神,全力对接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西部健康服务领先城市等重大机遇。
当日上午,举行了以“新形势 新动能 新聚核”为主题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并举行了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授牌仪式,渝中区获授牌。数据显示,2019年,渝中服务业增加值1179.1亿元、占GDP比重90.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862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73.1%,服务业占比及现代服务业规模在重庆领先。
金融业是渝中第一支柱产业,区域内集聚了各类银行、保险、证券业机构及地方金融机构419家,市级以上金融机构达183家,外资银行、保险业机构占全市70%,要素市场数量占全市40%。存贷款余额保持万亿级规模,证券交易额、保费收入全市领先,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86家,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在以“提升新能级 共建金融城”为主题的重庆解放碑金融发展顾问委员会2020年年会上,专家学者等与会者围绕进一步提升解放碑金融发展能级,共建金融城,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区等展开了探讨,并给出了意见建议。
(封面新闻2020年10月16日刊发 记者 滕 晗)
2020重庆解放碑论坛
发布解放碑发展规划“十大工程”
“2020重庆解放碑论坛”15日在重庆市渝中区举行。本次论坛以“新形势 新动能 新聚核”为主题,并发布了解放碑发展规划。以“全国示范步行街”为新起点,渝中区将全力发挥步行街改造提升溢出效应,推动解放碑—朝天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持续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实施改造提升“十大工程”。
会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推动消费提档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交流思想,分享智慧,进一步推动消费品质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重庆、提升渝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解放碑步行街获颁‘全国示范步行街’,既是一份响当当的殊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渝中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左永祥在会上发布了解放碑发展规划,并表示,渝中区将全力发挥步行街改造提升溢出效应,带动“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区,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美好城市示范区。
在消费升级工程方面,解放碑将聚焦发展区域首店、行业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发“四首经济”,提高新消费供给质量,依托“街区、小巷、天台、江岸、步道”五大资源要素,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
在产业提质工程方面,解放碑将巩固提升金融业集聚优势,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服务贸易、专业服务等新经济形态。
在实施空间互联工程方面,解放碑将高水平打造解放碑—朝天门、解放碑—十八梯等步行大道,串联三大城市地标,打造世界级金融大道和消费大道。
在景观优化工程方面,解放碑将加快主次干道景观改造,优化地标建筑夜景灯饰,实施高层楼宇屋顶美化,打造时尚、舒适的商业空间。
在文化挖掘工程方面,解放碑将加快鲁祖庙、戴家巷等传统风貌区、山城老街区改造升级,同时积极推动中央艺术区建设,提升文旅消费品质内涵。
在开放发展工程方面,解放碑将积极举办、承接国际经贸交流活动,不断完善外事服务配套设施,推动更多领事机构及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在载体增效工程方面,解放碑将加快凯德来福士、复星国际中心、等新兴载体建设和招商,推动老旧楼宇“四位一体”综合改造,全面提升楼宇载体的入驻率和产出率。
在管理提升工程方面,解放碑将深化城市管理“五长制”,抓好市容管理提升,强化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让消费者买得开心、用得放心。
在智慧赋能工程方面,解放碑将加快打造全市首个步行街5G智慧展厅,加强智能井盖、智慧灯杆、智慧垃圾箱、智慧停车管理等户外物联网设施布点。
在营销推广工程方面,解放碑将联合各类知名IP,举办名品新品发布、影视首映、名家签售等品质活动,充分发挥解放碑“十字金街”天然秀场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政府还在会上为渝中“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授牌。据悉,2015年以来,渝中区依托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合作等开放资源,进一步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取得了良好成效。2019年,渝中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180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90.6%,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1%。
(新华网2020年10月15日刊发 记者 王龙博)
这个论坛为800亿商圈升级支招
渝中又获重庆金字招牌
10月15日,2020年重庆解放碑论坛在重庆JW万豪酒店举办,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吴存荣,市级相关部门及区县负责人,成都市锦江区等友好城区政府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驻渝外事机构代表及渝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350余人出席活动。在论坛上,重庆市正式授予渝中区“重庆服务业高质量示范区”称号。
作为重庆现代服务业引领区,2019年,渝中服务业增加值1179.1亿元、占GDP比重90.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862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73.1%,服务业占比及现代服务业规模全市领先。2019年,渝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1.3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总量继续保持重庆领先。
解放碑商圈零售额超800亿
渝中区区委书记黄玉林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解放碑已成为重庆的经济高地,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机构最集聚、总部经济最集中、商务商贸最活跃、综合配套最完善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解放碑区域以不到4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近600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拥有各类总部企业近200个,市级以上金融机构183家,税收亿元楼宇21栋,是重庆唯一突破800亿元零售额的商圈。
据悉,近年来,重庆市着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打造长嘉汇片区及两江四岸核心区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促进消费升级,重庆以解放碑打造国家级示范步行街为契机出台《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要求渝中深耕精耕解放碑步行街,高品质策划举办解放碑论坛等高端经贸交流活动,将解放碑步行街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区。
作为重庆开放的窗口,解放碑汇聚了外国驻渝全部领事机构12家、世界500强企业78家、外资企业700余家、市级文艺院团8家,集自贸试验区、中新示范区等众多金字招牌于一体,在金融商务、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品牌发布以及改革先行先试等各个方面连接着重庆与世界。
作为重庆的城市名片,解放碑的古韵今风、山水桥城的错落别致成为海内外游客的首选网红打卡地,年客流量达1.2亿人次。今年7月,解放碑成功获评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
专家支招解放碑步行街再升级
在本次以“新形势 新动能 新聚核”为主题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详细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杨伟民指出,渝中规划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让城市的经济发展、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相结合,合理均衡布局空间。
在谈到新发展格局下推动消费升级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经济循环中,消费是终点又是新循环的起点。
“消费释放内需潜力,也是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主要来源”,王一鸣说,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引领性作用,就要打通制约消费的堵点,加快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当前,消费正呈现出八大趋势——商品消费高端化、消费结构服务化、消费方式网络化、消费产品智能化、消费群体年轻化、城市消费平台化、城乡市场融合化、国内消费国际化,这也印证了随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壮大,居民对高端消费品需求扩大的趋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详细分析介绍了国际知名步行街发展模式和经验,建议解放碑在提升中加强规划统筹、创新机制、优化品类,推动数字化管理水平和5G等新技术应用,以步行街升级提升城市消费名片,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和对外开放窗口功能。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认为,面向十四五的城市发展要以服务经济为引领,他建议成渝两地在唱好双城记中,转同质化为共建产业生态圈优势,在搭建创新平台、升级传统服务业、突出文化引领和建设产城融合2.0版中打造产业新优势。同时,在推进数字化更新、社区更新、空间更新中实现城市更新。
上一篇:政策持续发力 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下一篇:悬赏2000万!曾靠400元起家,坐拥1200亿的他玩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