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官包括哪些人
外交官的任务是代表本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外交官有临时性的、只为商讨一件特定事务而到他国去的,也有在另一个国家常驻的。
常驻外交官的办公地一般是一个大使馆或一个领事馆。常驻外交官往往还有为本国公民提供服务或管理本国公民事务的任务。往往也有外交官在他国从事间谍或其他情报工作,这种做法一般被看作是一种对他国不友好的做法,因此一般国家不承认他们的外交官在外从事谍报工作,但实际上外交官在外从事谍报工作是所有国家都进行的,包括对友方或联盟的国家。
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处理同一切国家的关系上,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依据,根据我国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这一政策也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符合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各国人民自由平等交往的必要条件。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实现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根本保证。平等互利是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然发展。在新世纪,我国将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前进。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任外交官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任外交官有:周恩来、陈毅、姬鹏飞、乔冠华、黄华、吴学谦、钱其琛、唐家璇、李肇星、杨洁篪、王毅。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之一。
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中国古代十大杰出外交官
中国四大外交天王当了几年外交官:
1、外交部长:周恩来(兼任),任期:1949年—1958年,当了9年。
2、外交部长:陈毅,任期:1958年—1972年,当了14年。
3、外交部长姬鹏飞,任期:1972年—1974年,当了2年。
4、外交部长乔冠华,任期:1974年—1976年,当了2年。
新中国历史外交官
您好,中国古代的十大外交官为:
晏子:
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奉景公之命,与晋联姻,曾预言齐国政权终将为田氏所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一书,当是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灵公,庄公、景公三帝,均在齐国为官,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传说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武: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不料,苏武准备回国时,匈奴发生内乱,苏武受到牵连被扣,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单于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但苏武严辞拒绝。匈奴对苏武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苏武被关进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供食品和水,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渴了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冷了就缩在角里与皮袄取暖。过了好些天,单于见苏武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九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昭帝派使臣把苏武接回。
张骞:
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他体魄健壮,性格开朗,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无花果,鸵鸟等。
班超:
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永元十四年八月被拜为射声校尉。
长孙晟:
隋朝著名军事将领。一生中,同突厥交往达20余年,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从根本上就是毁于长孙晟之手。
玄奘:
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文成公主:
唐朝和亲公主本是唐朝皇室远支,于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传说布达拉宫即为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所建。贞观十五年,江夏郡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女儿文成公主入吐蕃,以等身十二岁释迦牟尼像、珍宝、经书、经典360卷等作为嫁妆。松赞干布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在之后的松赞干布在位期间,吐蕃与唐没再发生战争。
王玄策: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又作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未至,尸罗迭多死,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立,发兵拒唐使入境。玄策从骑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王那陵提婆兵七千骑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罗那顺而归。高宗显庆三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婆栗阇国,五年访问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他创下了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鉴真:
鉴真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经,还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在佛教、医药、书法等方面,鉴真对于日本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在先后经历5次渡海失败、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于公元753年东渡日本,掀开了日本佛教史中崭新的一页,他的事迹在日本无人不晓。
郑和:
明代航海家、外交家。1405年开始,明朝皇帝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从太仓出发,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一生七次下西洋,于1433年返航途中逝世,葬于印度西海岸城市古里。
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外交家
一、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外交官是谁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这其实也是一种外交。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有名的女外交官实不为过。
吐蕃是现在的 ,那里的人们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单峰胳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逻些城就是今曰的 。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向唐廷求婚。唐太宗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并赐婚,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唐太宗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
二、中国史上第一个外交官是谁首先,“中国第一外交官”这个概念比较模糊,是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外交官?如果是指新中国(1949年)以前的,那郭嵩焘肯定不是第一位。
外交官指从事外交事务的官员,在历朝历代都专门设立了外交事务的官员,在《周礼》中有“阵方氏”一职,相当于今天的礼宾司专门负责接待周朝各邦国的诸侯、使臣与边远蛮夷小国的首领、使者等。《周礼》中与怀方氏同职的还有方氏、训方氏等,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
在我国的历朝历代的外交官员基本上都是驻内官员,就是行使外交关系以后就回到自己的国度。另外一类就是常驻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例如如今驻美国大使等。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
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
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
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 的使节的商人大量来中国。
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
第二,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
同时从 、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 从上述的外交发展史来看,郭嵩焘并非我国外交史上第一位外交官。
其次, “中国第一外交官”还有一层意思可理解为功绩卓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和世界外交历史上都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郭嵩焘显然不能与张骞、郑和等人可比,还有唐朝的鉴真东渡日本、唐朝的玄奘西行印度、唐朝的王名远到吐火罗国(今阿富汗)、唐朝的杜环到大食(今 地区)等等这些外交家作出的事迹远比郭嵩焘显赫。 第三,“中国第一外交官”是指现代中国还是古代中国,较为模糊。
新中国第一位外交官是周恩来。那么我们来看看郭嵩焘一生的经历: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湖南湘阴人。
1847年中进士,1853年,随曾国藩组建“湘勇”。1856年任南书房行走,1863年署理广东巡抚,1875年初任福建按察使。
1877年起,任清 驻英法公使。1878年8月被清 召回,从此闲居。
1891年逝。 从郭嵩焘的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封建社会清朝的外交官员,按照历史划分,他应列如古 代外交官的范畴。
他并不能称为“中国第一外交官”,有故意制造噱头的嫌疑,一档讲座节目应该 更加准确。所以,称郭嵩焘为“中国第一外交官”不妥当,应该称他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 ,或者翻译成“中国第一位常驻英法外交官”。
按照当时的名称,称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更 加准确。
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外交官曾纪泽 即曾国藩的大儿子 1881年(光绪七年)二月二十四日,曾纪泽代表清 在彼得堡同沙俄签订《中俄伊条约》,收回依犁
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也算得一位,几下东洋,不仅让世界知道了中国,还和外国进行贸易交换
周恩来,他的事迹很多,比较著名的象提出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苏武,应该也是位杰出的使节,虽然任务没完成得怎么样,但他不失民族气节,塞外放羊一十九年,难得可贵了。
顾维钧,他在近代很有名。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1919和1921年代表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的 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1945年6月,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 》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 》上签字。其后任 驻联合国代表。不容争辩的 ,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
四、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官及其事迹怀着崇敬的心情,给大家介绍个传奇人物,陈述一段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这段传奇的创造者叫王玄策。
这不是故事,也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王玄策: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
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
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
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
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
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轻松搞定,真是愧对“文明古国”的称号啊。
只可惜当时的中国对印度知之甚少,在中国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化外蛮邦而已,而近代因为“中印友好”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谁是中国最厉害的外交官
中国外交家
古代:
长孙晟 晏子 出使西域的班超 张骞 唐三藏 鉴真和尚
近代:
中国十大外交家
郭嵩焘 李鸿章 曾纪泽 黄遵宪 陆徵祥 颜惠庆 顾维钧 王王正廷 宋子文 陈友仁
现代的:
何振梁 郑振铎 周恩来
在世界外交史中,西方认为,中国近现代严格意义上只有“两个半外交官”。或许就是您所说的最厉害的外交官了。
他们是:半个顾维钧;一个李鸿章;一个周恩来。
顾维钧之所以是半个,是由于他只有出色外交行动,而没有完整的外交思想理论。(也是由于时代背景造成的无奈的结果)
李鸿章是最早的西方眼中的“中国外交官”。他有着自己“权衡列强”的外交思想,并且也能付诸实践;在外交行动方面也尤为出色。
周恩来自不多言,这里抛开他的人格魅力,只谈他的外交思想。他的杰出外交思想贡献有两个“求同存异”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然在外交行动方面自然是十分出色的。
所以说这三位外交官可谓您所说的“最厉害的外交官”了
上一篇:林丹的拍子拉多少磅
下一篇:孙颖莎身高多少厘米